找到相关内容688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金刚上师达真堪布略传

    事务缠身必须离开,于是堪布便发愿:三年之内一定要回到喇荣,回到晋美彭措法王身边,依止法王,追随法王。   堪布回到寺院,心里却思念着喇荣,思念着法王。但是朗措玛寺的上师们出于多方面的考虑,当时没有同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91477173.html
  • 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

    真正把它当成宝,时时刻刻,念念不忘。比如,家里有黄金、钻石、古画,最珍贵、最值钱的东西,一出门,心里时时刻刻就会惦念,担心这些宝物会被人偷走。我们所修学的佛法,比起世间上面的任何物品都要珍贵,甚至比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2477361.html
  • 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

    让大家“勿妄褒赏”,提醒观众不要糊里糊涂地光看这些魔术,要从心里理解佛教信仰。   梁启超说,这个时代“佛教只有宗教的意味,绝无学术的意味”,此话不对。佛教首先是宗教,光是学术能够吸引多少人呢,能让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6.html
  •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

    阿弥陀佛的名号,引发内心的思维,激发虔诚的信愿,在渴仰弥陀本愿的摄受中去念。这样在修行的时候,口里念得清晰明了,耳朵听得清清楚楚,心里亦是明明白白,如此,口、耳、心三者相应,系念佛名,了了分明,这样才能...

    果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378764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1)

    、都松芒波吉两代,到了赤德祖赞时期,佛教虽然有所发展。但是,原始苯教在吐蕃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,多数人对佛教持有排斥态度。代摄政务的马向,权力很大,马向借口社会上出现的不详之兆,皆由信奉佛教所致。于是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278976.html
  • 无上的智慧——文殊菩萨

    童子曰:金刚之下何字?答:“般若。”童子曰:“刚才伽蓝,即是般若寺。”无著至此,悟知老人即文殊菩萨化身,因稽首童子,乞赐一言。童子稳身而歌曰:“面上无嗔真供养,口里无嗔吐妙香,心里无嗔有珍宝,无染无垢是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979222.html
  • 慈航大师《禅宗胜义》导读

    ;对一切善恶都无思量,口无所辩,逆来顺受,顺其自然。总之,无论世间什么事情,心里都不记挂,内无一物,外无所求。   这样,慧能所谓顿悟成佛,就是顿除妄念,悟“无所得”。无所得,心就净了。净心,就是不...

    高令印 刘梓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4079622.html
  • 以佛心为己心 以师志为己志——泰宁庆云寺慈航菩萨圣迹寻踪

      以佛心为己心 以师志为己志——泰宁庆云寺慈航菩萨圣迹寻踪   ◎本性法师   (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)   回肠百转的慈航菩萨圣像回归泰宁庆云寺祖庭系列法会,终于成功举办,圆满落幕了。作为发起人、组织者,末学心里的一块石头,暂时落了地。   关于系列法会,有报道说:促进了慈航菩萨剃度出家祖庭的修建;扩大了福建佛教在两岸四地及世界汉传佛教界的影响;加强了闽台佛教界的法谊;推动了...

    本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4679634.html
  •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——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

    时代。[17]而对话已先预设了多元主义的立场。今日的新儒家毋须证明自己的传统比其他传统优越,即使心里有这样强烈的信念,也无意排斥其他传统的贡献,而乐于见到一个多元互济的局面。我们所需要做的,是让人了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780788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2)

    。复为无明所覆故。不得自知本寂。要为无尘智熏无明尽灭。方得念息。问曰。但息于念心即寂照。何故要须智熏寂照始现。答曰。若无无尘智熏心里。无明终不可灭。无明不灭念即叵息。问曰。我今不观境界。不念名义。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3.html